首頁 > 交通要聞

十年一劍展鋒芒——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掛牌十週年綜述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2022-11-22 08:46:21

2012年11月,交通運輸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簡稱“南海航保中心”)正式掛牌。十年來,南海航保中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持續推動各項工作轉型升級,航海保障事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他們創建具有南海航保特色的管理格局和業務管理模式,推進航海保障逐步走向深藍;他們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推動航保事業發展茍日新、日日新,在服務國家發展大局中有為有位;他們強基固本,穩步提升人才、裝備實力,讓源頭活水不斷涌現;他們促進黨建與業務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引導廣大幹部職工樹新風、展形象,整體風貌煥然一新。

立足新起點,南海航保中心切實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重大責任,全力推動南海航保現代化新發展,在當好中國現代化的開路先鋒進程中穩步前行!

南海特色 促進管理模式轉型升級

2012年11月26日,南海航保中心掛牌,正式履行南海航海保障工作職責。2013年,南海航保中心接管海口航標處;2014年,在海南成立西沙、南沙航標處;2016年,配合組建深圳、汕頭、湛江、南寧、海口通信中心;2018年,中心順利接管5個外埠通信中心,至此中央編辦文件規定的中心所屬的14個直屬單位完整納入中心直接管理範圍。此後,南海航保中心持續完善內設機構、直屬航標處、基層航標站點建設,中心機關內設機構由7個調整為9個,整合設立三沙航標處、港珠澳大橋航標處,優化江門、東海島、馬村等基層站點佈局,由成立之初管理的3個直屬單位及其下轄23個航標站點,增加到14個直屬單位及其下轄38個航標站點,南海海區航海保障管理新格局總體形成。

提高站位,規劃先行。南海航保中心在成立之初,就規劃編制了一系列事關長遠發展的重大規劃,如《中長期發展戰略(2013—2020)》等,2016年,結合新形勢新要求,將戰略目標修訂擴展到2030年。同時,配套編制“航保南進”戰略、海區水上安全通信業務佈局規劃、三沙海域航保建設規劃等,形成“1+N”的規劃體系,航海保障走向深藍。

十年磨一劍,一劍展鋒芒。“我們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創新性提出‘六化’(業務協同化、服務多元化、管理精細化、運維精細化、視野國際化)策略和‘完善、改造、集約、拓展、融合’的路徑,努力創建具有南海航保特色的業務管理模式,全面促進航海保障轉型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南海航保中心主任洪四雄表示。

十年來,南海航保中心建立了“重點值守+遠端監控+定期巡檢+應急維護”的海區管理模式,率先打造了“一室兩中心”(值班室、海區導航中心、航保服務中心),實現航保業務管理集約化,航保服務窗口“一體化”。十年間,南海航保中心共啟動航標應急反應185次,應急掃測105次,處理緊急通信375次協助救助遇險船員2386人次。海區航標集中值守累計處理故障報警6644次,服務中心共發出工作單963份。

同時,全面推廣應用“航標運作管理系統”和“航標遙測遙控及防颱風值班系統”,推廣多功能航標應用,在海區重點水域投放35座多功能航標,提升通航水域安全多維感知能力,航標管理資訊化實現長足發展。十年來,海區管理的公用航標總數量從1753座增加至3423座,增長95.3%,公用航標北斗遙測遙控覆蓋率達100%。

海事測繪實現數字化。建設“關聯數據雲的測繪成果平臺”和“二三維海陸一體化綜合管理平臺”,建設南海空間數據基礎設施(MSDI),形成“一庫四平臺”的全數字一體化測繪生産體系。年均完成測繪面積10000換算平方公里以上。

開發推廣國産一體化GMDSS岸臺通信業務控制系統,突破性解決國內岸臺通信業務系統長期被國外“卡脖子”問題,並率先實現了“遇險安全通信統一值守、海上安全資訊統一播發、主要通信設備統一控制、通信資訊資源實時共用”水上安全通信一體化新格局。2022年4月,啟動南海海上無線電氣象傳真業務,填補了南海海區無線電氣象傳真業務的空白。十年來,接收DSC遇險報警和安全測試資訊超過44萬船次,處理安全通信2812起,播發海上安全資訊超過172萬份。

創新發展 邁上新臺階

南海航保中心成立以來,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十年來,南海航保中心入選交通運輸科技創新成果庫成果3項,累計獲得省部級科技獎項37項、國家專利82項、軟體著作權39項;2021年度共9個項目獲得中國航海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科技獎項數量和品質創歷史最高水準……

以國際通用的E航海服務體系為例,他們推出手機App“啟航者”、網站、公眾號等服務,E航海的活躍用戶數達到4萬個,數據交換量達13.6億次。2021年年底開始,承擔全國基於E航海的海上安全資訊發佈工作。同時,拓展E航海在智慧港口建設、“商漁共治”、海上風電場船舶航行監管的應用,得到航海用戶的高度肯定。

除此之外,2019年10月,國産一體化GMDSS岸臺通信業務控制系統首先在廣州海岸電臺投入試運作,實現岸臺通信業務系統整合和統一值守;成立了我國航海保障系統第一個面向E航海客服值班和需求管理的服務中心;率先實現海事行政許可與航保技術審查線上無縫對接……十年來,南海航保中心推動科技創新賦能航海保障現代化,以科技為擎,創出了一片新天地。

科技創新不僅推動南海航保中心事業發展茍日新、日日新,還使航保服務國家發展大局的旗幟扛得更穩。在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他們攜手粵港澳三地推進大灣區E航海實施,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水上交通安全共建、共用、共治新格局;在服務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中,他們實施了多功能航標系統瓊州海峽試點建設項目,完成投放8座多功能航標,有效增強了瓊州海峽通航安全多維感知能力;不斷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連續兩次調整國內船舶無線電私人卡電話費資費,標準下調至每分鐘0.3元,為廣大船岸用戶節省通信費用約30萬元……

胸懷“國之大者”,彰顯擔當作為。“新的起點,南海航保中心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切實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重大責任,努力在‘四化’隊伍建設中走在前、作表率,推動南海航保現代化發展,當好中國現代化的開路先鋒。”洪四雄説。

強基固本 軟硬實力穩步提升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人才是航保實現現代化發展的基礎,南海航保中心全力保障創新動力源,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編制了《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建立了“三庫聯動”“揭榜挂帥”機制,以項目出成果、以項目促人才,形成良性迴圈。十年來,南海航保中心人才隊伍素質實現整體躍升。

幹部隊伍建設持續加強。在機關部門之間、機關與基層之間、基層與基層之間,69名處級幹部實現多崗位鍛鍊,為培養綜合型領導幹部打下基礎。選派16批次59人次幹部參與西沙南沙巡檢工作,推薦幹部積極參與鄉村振興工作,通過多崗位鍛鍊,進一步拓展幹部眼界、豐富了經歷,提升了能力。

在人才隊伍結構優化方面,南海航保中心拓寬引才渠道,形成公開招聘、士官招聘、校園招聘“三駕齊驅”的人才引進新格局。現有在編職工1156人,本科以上學歷833人,佔職工總數72.1%,專業技術人員771人,佔66.8%,對比2012年成立之初,分別增加49.6%和25.8%。高層次人才不斷增加,現有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直屬海事系統領軍人才2人,直屬海事系統拔尖人才7人,交通運輸青年科技英才2人,全國交通技術能手9人,國際海道測量師9人,國際海圖製圖師3人,國際航標管理人員5人,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結構進一步優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經過十年的發展,南海航保中心船舶裝備與基礎設施也實現了優化升級。建成“海巡173”輪、“海巡1717”輪等4艘新型航標船,其中,“海巡173”輪是目前全國交通運輸系統規模最大、裝備最先進的航標船。新增及更新無人測量艇、多波束測深系統、側掃聲吶等15套大型測量設備,完成“海巡172”輪、“海巡1760”輪和一批測量、通信設備升級改造,航保裝備持續優化;解決了三沙航標處,海口通信中心,江門、蛇口、鹽田航標管理站、測量隊業務用房問題,建成北海欽州基地、惠州差分臺和南澳、徐聞航標管理站業務用房;成立了海事系統規模最大的無人機飛行隊,擁有11名機長、11名駕駛員、47架中小型無人機,在導助航設施巡檢、測繪數據採集、應急處置等方面形成了“無人機+”作業模式,為打造無人機應用示範區奠定了堅實基礎。

潮起海之南。下一步,南海航保中心將繼續紮實推進固本強基,提升“三基”建設水準,實現內部管理科學規範、有效可行。

黨建引領 鑄牢高品質發展之魂

“作為新時代中國青年,我們要時刻以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的要求為標桿,牢記總書記的教誨,堅定理想信念,勇當開路先鋒,爭當事業闖將,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不辜負總書記對青年一代寄予的殷切期望。”廣州航標處財務會計科科員林美芳説。

連日來,南海航保中心各級團組織、青年理論學習小組、廣大青年職工,通過收聽收看、集中研討、個人自學等方式,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迅速在南保中心掀起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

黨建引領促發展。十年來,南海航保中心不斷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紮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長效機制,黨史學習教育成果不斷鞏固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成效顯著;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完成中心黨組改黨委,推動中心黨組織關係屬地化,理順外埠通信中心黨組織架構。開展模範機關建設,出臺加強黨支部建設指導意見。注重黨性錘鍊,打造了7個特色黨性錘鍊基地。

激蕩清風正氣,凝聚黨心民心。南海航保中心黨委強化黨風廉政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全面落實“一崗雙責”,出臺了《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監督責任清單(試行)》和《交通運輸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匿名舉報管理暫行辦法》,制定了《交通運輸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機關航海保障重點業務履職監督與廉政風險防控手冊》,堅決築牢拒腐防變思想道德防線。

“我們堅持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把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組織開展了‘作風建設年’‘制度執行年’‘品質提升年’‘能力提升年’等專項活動,有效促進了幹部職工整體素質提升,風紀意識有了明顯的改善。”該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説。

與此同時,為引導廣大幹部職工樹新風、展形象,南海航保中心還打造了廣州通信中心“廉通四海”、港珠澳大橋航標處“珠廉海清”廉政文化品牌,加強對“關鍵少數”和重點領域的廉政盯防,強化權力運作制約和監督,紮實開展嚴肅風紀學習教育活動,持之以恒正風肅紀,進一步營造了南海航保中心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展望:全新的征程 厚重的責任

南海航海保障中心主任 洪四雄

黨的二十大明確了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使命任務。航海保障作為交通運輸系統保障水上交通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應對挑戰、找準定位、抓住關鍵,著力航海保障現代化建設,努力在實現交通運輸現代化征程中走在前列。

我們將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政治鑄魂的根本要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動搖,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以高品質黨建引領航保事業高品質發展。

始終堅持只爭朝夕、緊盯一流的發展豪情。牢記“當好中國現代化的開路先鋒”神聖使命,拿出“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打造人民滿意航保,奮力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新征程中走在前列。

始終堅持改革創新、敢於突破的開拓精神。樹牢新發展理念,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以“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創新優勢,搶制高點,開創南海航保高品質發展新局面。

始終堅持統籌協調、共建共用的發展理念。堅持統籌協調的基本方法,共用共建的基本路徑,推動南海航保全面融入發展大局、融入水上交通安全治理體系,努力在構建航海保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征程中,始終走在前列。

始終堅持凝心聚力、永葆活力的機制保障。持續推動南海航保精神陣地“再教育、再弘揚、再實踐”,不斷增強廣大幹部職工的幹事創業激情、不斷增強全體幹部職工的整體素質,最大程度地激發南海航保的創新活力,形成幹事創業的強大合力。

政府資訊公開 交通日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