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交通要聞

茶旅融合盤活綠色經濟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2024-05-27 08:15:47

初夏時節,湖南湘西大山深處,一棟棟古樸的村居散落在谷底、溪畔、山腰,一幅雲傍青山、清溪奔快的水墨畫鋪展在眼前。

沿著吉首市崇山峻嶺間的“最美茶旅公路”一路向前,可以去往中黃村賞民俗、岩科村看百合、坪年村訪苗寨。“最美茶旅公路”由253省道保靖夯沙至吉首公路、縣道恰比河公路和司馬河公路、鄉道夯沙至德夯公路等路段組成,全長100多公里,將沿線的33個村落串珠成鏈,成為村民的“幸福大道”。

從吉首城區出發,沿“最美茶旅公路”車行半小時便可到達夯坨村,過去因山高路陡,水泥砂石等建築材料無法運送上山,這裡得以保留了近百棟純木結構的老屋。如今,賞古寨、採春茶、摘鮮菜……夯坨村依託深山綠色資源,已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村”。

從夯坨村下山,往東北方向前行十幾公里便進入了隘口村。循著柚子花的清香,順著綠藤鵝卵石小道便步入了“洪莉茶舍”,這是村中有名的“夫妻茶廠”。二人一個主內,悶頭制茶;一個主外,熱情賣茶。

“得益於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這裡世代種茶。‘最美茶旅公路’通車後,我們完善配套設施,優化生産線,新建茶廠,新簽幾個種茶大戶,茶葉統一培管、統一銷售。”“洪莉茶舍”老闆莫洪莉説,今年茶旅研學訂單火爆,目前已收到900多名學生的研學訂單。

“村裏山多地少,過去沒有經濟收益,發展茶葉産業後全村每人平均年收入已超過3萬元。”隘口村黨支部書記向天順介紹,便利的交通推動了茶旅融合發展,村裏茶葉種植面積由原來的130畝發展至2萬畝,年産值超1億元,吸引了很多外出務工村民返鄉。目前,“最美茶旅公路”沿途種茶面積7.4萬畝,其中種植面積千畝以上的村落達21個。

農家熏制的臘肉、背簍裏的新鮮蔬菜、竹筐裏探頭叫喚的雞鴨……土鄉苗寨的村民帶著深山特産,搭乘12路專線公交車沿著“最美茶旅公路”出山進城。“以前去鎮上坐車要繞個大圈。走路要翻一座山,得兩三個小時。”坪年村村民楊太平説,現在通過“最美茶旅公路”,去鎮上只需要13分鐘。

路一通,坪年村村民楊再通便將有著200餘年歷史的祖宅改建成“農家博物館”,五六畝茶園打造成茶旅體驗基地。“家鄉這麼美,我要用一部手機把家鄉帶火。”喜歡拍短視頻的楊再通笑著説。

截至目前,吉首市已開通58條城鄉客運線路,串聯沿線159個村、116個村民小組,近8萬名村民圓了“出門坐上公交車”的夢,遊客可以來體驗美味的農家菜、清香的黃金茶。

政府資訊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