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青銀高速公路山東青島段增設唐山路互通及連接線工程黑龍江中路地道閉口段主體結構最後一塊頂板混凝土順利澆築完成,該工程地道主體結構部分進入收尾階段;青島2024年重點建設項目——長沙路打通工程開工建設,項目建成後,將突破鐵路阻隔,形成貫穿市區中部的又一條東西向交通大通道……
近年來,青島市交通運輸局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力點,以工程建設標準化、項目管理精細化、政務服務協同化“三化”為主要內容,持續加大“建管服”工作力度,有力服務和保障了一批城市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高品質建設。今年,青島計劃實施106個交通項目,年度計劃投資達261億元,上半年一批交通工程刷新“進度條”。
工程造價分階段控制全過程管理
暑期來臨,旅遊旺季也隨之到來。來到青島奧帆海洋文化旅遊區,許多遊客乘遊艇一覽美麗的海岸線和城市輪廓線。今年“五一”假期,青島灣棧橋旅遊客運碼頭正式啟用,開通青島灣至中苑碼頭、海底世界至八大峽碼頭等“一程多站”客運航線,海上旅遊服務水準明顯提升。
針對以往海上游艇碼頭建設審批、交工驗收缺乏統一標準規範,沿海一線碼頭分佈散亂無序的問題,青島市交通運輸局&&主編地方標準《遊艇碼頭工程品質檢驗規範》,實現新建碼頭審批有規可依、老舊碼頭清理有章可循。隨著二中灣、八大峽等區域老舊碼頭整修完成、新的棧橋碼頭建成投用,青島海上旅遊形象有力改善。
青島交通運輸部門持續優化要素環境,推進市級公路工程造價監管和交通工程智慧化工地建設標準化。相關部門按照“分階段控制、全過程管理”模式,研究出臺《青島市公路工程造價管理辦法》,全面規範公路工程建設市場計價行為,推動造價成本最小化、工程品質最優化。204國道煙滬線、219省道灰裏線改建工程參照此辦法管理,預計節約成本5000萬元。
青島交通還搶抓交通基礎設施智慧升級、數字轉型機遇,制定發佈《交通工程智慧化工地建設技術要求》,為搭建智慧工地數字化平臺提供標準依據;推動收費站智慧升級,青(島)銀(川)高速公路城陽北收費站融合運用自助發卡繳費、預告引導、移動收費、雲控值守等系統,打造全場景數智化收費站,通行效率提升42%。
實施“全過程諮詢+代建制”模式
為推動項目決策提質增效,青島交通運輸部門探索實施“全過程諮詢+代建制”模式,在做好各階段代建保障的同時,提供全過程諮詢服務,有效提升項目建設管理科學化、專業化水準。
此舉整合一次性招標全咨服務單位,配套創建“三人行學堂”“大家工作室”等諮詢平臺,交叉融入代建管理服務優勢,提升項目建設質效,推動膠即快速通道1個月內明確首開段先批先建路徑,2個月完成首開段前期手續批復。
針對項目關鍵工序、關鍵部位,青島交通運輸部門積極搭建基於BIM技術的項目全生命週期管理系統,在60個公路水運項目中創新施行“舉牌驗收”制度,加強對工程品質風險的事前預防、過程式控制制、全程追溯。
為推動安全監管精準到位,青島交通運輸部門在膠州灣大橋李村河互通立交匝道拓寬工程中,實施“核、交、查、服、創、評”安全監管六步法,確保工程提前4個月完工通車。
水路運輸85項事項一鍵填報智慧秒批
創新打造“一項一策”服務模式,組建“管家團隊”將項目審查靠前,構建發展改革、政務審批、交通運輸等多部門協同聯動機制……近年來,青島交通運輸部門持續優化政務環境,提升行政效能。
青島交通運輸部門選派專員服務一線,推動濰煙、萊榮高鐵打破全省鐵路建設“先通車、後確權”慣例,提前完成土地確權;推出公路水路工程建設項目“套餐式”審批服務,以清單形式列明12種涉路工程的技術審查要點,率先制定陽光審查、協同指導、快速推進三項承諾,助力技術審查提速增效。
在推動審批智慧化方面,青島交通建立多部門協同聯動機制,推動高頻事項全覆蓋、群眾辦事“一次辦成”;推進水路運輸智慧化審批,實現國內船舶代理、水路旅客運輸代理等85項事項“一鍵填報”“智慧秒批”;推出“以數利企”服務模式,向企業提供交通運輸領域數據資源超10類、約30億條,為企業高品質發展提供數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