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雲南省昆明長水國際機場,開闊敞亮的航廈綠意盎然,購買一束鮮花,聆聽一曲交響樂,感受雲南少數民族風情文化……不出候機樓,旅客即可體驗“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
近年來,昆明長水國際機場聚焦雲南航空産業投資集團“服務國家戰略、打造國際樞紐”要求,多維拓展航線網路,深入挖掘商業潛能,有效釋放管理效能,高品質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國際航空樞紐。
“易暢轉”強化機場樞紐功能
全年累計完成運輸起降31.78萬架次、旅客吞吐量4203.35萬人次、貨郵吞吐量35.05萬噸,同比分別增長64.9%、97.9%、13%;恢複國際通航點33個,開拓東北、西北地區航線……2023年,昆明長水國際機場以“強基拓線、保位守位”為目標,有序推進航空市場恢復。
作為強化樞紐建設的關鍵一環,昆明長水國際機場重點聚焦轉机服務提質增效,打造“易暢轉”品牌,開通至官渡古鎮、翠湖公園、鬥南花市等多條城市觀光線路;增加城市候機樓和驛站數量,為轉机旅客提供過夜住宿、免費電瓶車、快速安檢通道等延伸服務;積極爭取口岸通關便利化政策,與聯檢單位推出24小時過境免檢政策等,進一步提升通關便利化水準。
今年,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從政策、航司、轉机等多維度發力,建強建優國際航空樞紐。引入機制靈活、自主權較高的航司在昆明落地,成為機場基地航司;完善航線網路佈局,增加昆明至全國重要城市快線航班,優化“四進四齣”航班;加快國際航班恢復,新增國內“空白”區域航線;重點打造州市機場“經昆轉”,持續增強省會與州市連接度,不斷強化機場樞紐功能。
優化營商環境釋放商業潛能
如何盤活航廈商業資源,打造特色機場?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從發揮本地資源優勢入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機場商業發展注入活力。
機場通過調整租金緩解商戶經營壓力,並在品牌引入上下功夫。目前,機場陸續引入19個國際知名品牌、15個國內知名品牌、20余個雲南品牌,形成“國際+國內+雲南”品牌佈局,實現旅客樂享樂購與機場商業穩步增長雙贏態勢。
為拓展新的商業增長點,昆明長水國際機場瞄準鮮花和野生菌,將其引入航廈並靈活配置銷售點位,方便旅客選購。“鮮花即時零售”項目啟動以來,日均銷售額達2.79萬元。今年6月,時逢野生菌上市,機場在航廈內設置“菌香南華”“茶韻南華”等特色市集,銷售南華野生菌。
商業良性發展需要良好的營商環境。為此,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安排專人深入現場調研傾聽商戶心聲,優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在航廈內設立了一站式服務中心,將施工審批、辦證取證、開業審批等25項審批事項納入統一辦理,商戶一鍵掃碼即可獲取機場全流程辦事指南,實現了“資訊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文旅融合月月有活動
近年來,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持續探索航旅融合發展新模式,持續發揮機場門戶聚勢引流作用,聯合多方搭建共用平臺,將機場打造為全省旅遊和文化推廣主陣地,持續擦亮雲南旅遊金字招牌。
昆明長水國際機場不斷拓展豐富文旅産品內涵,聯動各州市文旅部門在航廈開展城市行銷推介活動,先後舉辦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普洱市思茅區、昆明市五華區等多場推介活動。
同時,機場精心打造長水大舞臺、金色長廊等文旅推介平臺,集中展示雲南民族文化和文旅資源;先後邀請聶耳交響樂團、香港青年樂團、坡芽歌書合唱團到航廈內演出;將少數民族節慶活動引入航廈,花腰傣族舞、佤族木鼓舞、彝族“海菜腔”歌舞表演精彩紛呈,納西族東巴文字、楚雄彝繡、佤族織錦絢爛多姿,讓旅客在機場就能“遇見雲南”。
昆明長水國際機場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對標航空文旅融合發展標桿,以更多元的形式、更有力的協同將更多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徑引進來,營造“月月有活動、季季有主題、全年不斷線”的文旅融合氛圍,努力將機場打造成為雲南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