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交通要聞

公路巡檢裝上智慧眼聰明腦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2025-07-09 08:44:21

今年3月,榮烏高速公路河北滄州段可視化管控平臺投入運營。如今,在榮烏高速公路滄州段69公里道路上,幾乎每一公里都排布著一組固定的“智慧眼”。工作人員可通過可視化管控平臺隨時查看103個固定點位攝像頭拍攝的實時影像。

“在這個高速公路門架點位上,像鳥一樣站成一排的槍機、球形、高清卡口攝像頭,都是我們的‘智慧眼’。”滄州交通發展集團津汕分公司監控稽查稽核中心副主任孫亮説。

除此之外,榮烏高速公路還裝備了交通雷達、氣象等7類智慧感測器,實時監控滄州段道路情況。“目前已經實現全路段全要素的實時監控,一但出現擁堵、行人闖入、火災等事件,平臺就會實時告警。”孫亮説。

以可視化管控平臺資訊共用為基礎,道路管理部門和養護、高速公路交警等多部門的協同聯動正在加強。“特別是節假日保暢工作,多部門協作非常必要,如果管控平臺能聯動各部門提高問題解決的時效,小堵就不會變成大堵。”孫亮説。

今年年初,榮烏高速公路滄州段又來了幾名空中“偵察兵”——巡檢無人機,它與“智慧眼”一起,組成地空一體化巡查網路。“兩台無人機都布設在車流量大的路段,另一台在南大港收費站附近,每天自動巡檢2次,範圍覆蓋機巢方圓5公里,其餘時間機動待命。”孫亮介紹。

這些智慧設備是如何統籌運作的?答案在滄州交通發展集團智算中心。

“目前,智算中心有85台伺服器,每秒可完成2000萬億次浮點運算,是管控平臺運作的算力基座。”榮烏高速公路滄州段改擴建工程項目中心演算法工程師管孝新介紹,巡檢無人機具備“隨飛隨識”的實時分析能力,靠的就是智算中心的強大算力。

去年10月,滄州交通發展集團啟動開發高速公路多模態視覺大模型。目前,大模型對異常停車、逆行等相對簡單的場景事件識別準確率已達98%,對道路垃圾識別率達70%—80%。

AI搭建的智慧平臺,也成為多部門聯動協作的橋梁。“過去雷達、攝像頭、LED情報板等幾大類感測器因為分屬不同公司,軟體系統互不相通,現在全部被接入同一平臺,管理者可以實現智慧設備一網統管,道路資訊一屏統覽。”管孝新説。

政府資訊公開 交通日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