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四川盆地仍烈日灼灼。成渝高速公路擴容項目控制性工程——資陽雁江中和樞紐正以驚人的速度“生長”,174根墩柱如巨人手臂般破土而出。
建設現場,巨大的吊臂在成資渝、遂資眉高速公路上空緩緩移動。工人在離地20米的支架上綁扎鋼筋,旁邊車流呼嘯而過。“目前正推進橋梁下部構造,即將開始上部預製梁生産和匝道現澆梁施工。”四川成內渝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資陽代表處管段工程師張彬説,項目預計2028年全線完工。
中和樞紐由1座主線橋和13座匝道橋組成,總橋長超5.5公里。與常規兩條高速公路交叉的“四肢樞紐”不同,中和樞紐是“六肢樞紐”,共有16條匝道,其中新建10條。“普通‘六肢樞紐’通常要搭5至6層,我們壓減到3層,大幅降低工程規模和社會成本。”張彬介紹。
成資渝、遂資眉兩條高速公路日均車流量共計達3萬輛次,施工就像進行一場難度極高的“心臟搭橋手術”,安全風險高、交通疏解壓力大。項目團隊選擇在淩晨0時到5時的車流低谷期施工,設置移動式防護棚,覆蓋施工區車道,頂棚採用鋼板+橡膠複合層,形成剛性防護層。目前,中和樞紐樁基施工完成97%,墩柱完成28%,今年將完成所有樁基及405根墩柱、155個蓋梁等施工。
成渝高速公路擴容項目建成通車後,通行能力將提升至日均10萬輛次,中和樞紐將直連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與資陽臨空經濟區,推動空港物流與高速公路網深度融合,持續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