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響絲路,如意甘肅。”在甘肅這片承載著絲路榮光的土地上,涌現出“南梁脊梁”“鐵人意志”“八步沙品格”等寶貴精神財富。從革命年代,到新中國建設時期,再到步入新時代,這些精神猶如燈塔一般引領甘肅走向一個個勝利。交通是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從新中國成立以來,一代代甘肅交通人在篳路藍縷中實現從人背畜馱到立體交通四通八達,這種奮鬥精神被凝練總結為“八棵樹精神”,共同構築起甘肅人民攻堅克難的精神坐標,在新時代繼續照亮著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的奮進之路。
為期200余天,行程2.2萬餘公里,兩次奔赴交通運輸部黨校,走進省政府辦公廳,兩輪巡迴全省14個市州,開展71場宣講,黨政機關幹部、院校師生、企業職工、交通運輸行業職工等260多萬人次線上線下聆聽……
從2024年的金秋十月到隆冬臘月,從2025年的芳菲四月到霜序九月,從河西走廊到隴東高原,從錦繡隴南到壯闊隴中,從金城蘭州到首都北京,一場跨越山河的精神接力接續傳遞,“大道興隴 勇做先鋒”甘肅交通運輸新時代“八棵樹精神”宣講報告活動走出行業,走進黨政機關、走進企業、走進高校,走遍全省、走向全國,如火如荼開展。這場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以“大交通”為理念,以“大道興隴、勇做先鋒”為主題,以傳承弘揚“八棵樹精神”為核心,以甘肅交通運輸典型人物事跡為內容的宣講報告活動,由省交通運輸廳聯合省委宣傳部、省委教育工委、省國資委、交通運輸部公路局、交通運輸部黨校、全省各地政府部門、企業、高校開展,引起強烈反響,掀起學習甘肅交通運輸領域先進事跡人物的熱潮,讓“八棵樹精神”響徹隴原大地,讓“八棵樹精神”的種子向全國播撒,吹響交通強國的最強音。
“全省交通運輸系統以這次宣講活動的成功舉辦為新的起點,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努力開創甘肅交通文化事業繁榮發展的嶄新局面;進一步發揮文化培根鑄魂、凝心聚力、賦能發展的強大作用,團結帶領廣大交通職工勇擔新使命、奮進新征程,為推進交通強國甘肅實踐和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柳鵬表示。
精神為魂 文化為帆唱響甘肅交通奮鬥史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面朝天下雄關,背依祁連山脈,嘉峪關大地上的八棵楊樹巍然屹立。
新中國成立初期,為了阻擋風沙,1952年初春,原酒泉公路總段嘉峪關道班班長鄭佔乾帶著職工和家屬在簡陋的道班工房前,栽了幾十棵楊樹苗,在一代代公路人的精心呵護下,最終有八棵存活了下來。1955年,鄭佔乾等3000名公路人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戰嚴寒、鬥高海拔,修建了全長84公里的S215線專用公路,公路人用鮮血和犧牲、以汗水和智慧建設了一條礦山“天路”。
2014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就川藏、青藏公路通車60週年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進一步弘揚“兩路”精神,甘肅交通運輸系統及時凝練總結了以“紮根戈壁、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甘當路石”為價值內涵的“八棵樹精神”,這是“兩路”精神在甘肅的傳承和實踐。
鄭佔乾等老一輩公路人的故事是甘肅交通人艱苦卓絕奮鬥史的縮影,在波瀾壯闊的甘肅交通發展史中,涌現出了許多身體力行踐行“兩路”精神和“八棵樹精神”的傳承故事。新中國成立初期,敦煌公路段原職工陳虎賽,曾趕著毛驢車刮路,刮到哪,晚上就打地鋪住到哪;原酒泉公路總段十工道班班長張富貴在生産工具極其簡陋的條件下,工作一絲不茍,用秤稱鐵锨的磨損來考核工效,作為先進集體代表赴北京受到周恩來總理親切接見,並獲贈一台東方紅75推土機;張掖公路總段的許超傑帶領技術團隊潛心研究了整整10年,建立“微彎板坦肋拱橋”這一新的橋梁理論體系,自主設計施工建設了黑河大橋;慶陽公路局華池公路段退休工人杜克寬獨守荒山30載、植樹造林近萬畝……近幾年,行業還先後涌現出在地震、暴洪、泥石流災害中身先士卒的王海燕,“隴人驕子”張偉,“感動交通”人物馮衛民,“隴上魯班”武維宏等一批先進典型,共同塑造了甘肅交通人艱苦奮鬥、銳意進取的群像。
在“八棵樹精神”的引領下,在無數交通運輸人默默無聞的奉獻裏,歷經76載,我省交通運輸領域發生歷史性變化。截至2024年底,全省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5.9萬公里,是1949年的近70倍,“三廊六通道”交通主骨架加速成型,“四大高速公路新通道”加力建設,公路、鐵路、民航綜合立體交通加快構建,交通基礎設施連片成網,人民群眾出行便捷舒適,智慧綠色交通發展日新月異,交通運輸為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提高人民生活水準提供了關鍵支撐。
這種精神值得歌頌,這種奉獻值得傳唱,這種成就值得銘記。“堅定文化自信、弘揚奮鬥精神。”此次宣講報告活動的舉辦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實際行動,是弘揚“兩路”精神的生動實踐,是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要求的重要舉措,是加力實施交通“文化涵養工程”的積極作為。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基層落地生根,實現了文化軟實力與交通硬實力的深度融合;推動形成學習先進、爭當先鋒的濃厚氛圍,激勵廣大幹部職工進一步傳承弘揚以“八棵樹精神”為代表的新時代甘肅交通精神,為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不斷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提供精神文化支撐,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以更加昂揚的鬥志投身中國式現代化甘肅實踐,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書寫更加壯麗的交通篇章。
遍及甘肅 走向全國共繪交通強國壯闊征程
“此次彙報宣講,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落實全省交通運輸高品質發展‘文化涵養工程’的重要舉措。在廳黨組統籌下,10名宣講員克服困難完成71場宣講,不僅走進全省14個市州的黨政機關、國企、高校,還走進交通運輸部黨校,實現走出行業、走出甘肅、走向全國的目標。基層宣講員結合交通建設、養護、應急搶險等一線故事,生動詮釋了‘八棵樹精神’的時代內涵,引發廣泛共鳴。下一步,我們將通過在更多全國平臺宣講、健全宣講長效機制來深化鞏固‘八棵樹精神’宣講成果,圍繞加快推進實施行業品牌選樹、交通文化遺址挖掘保護、‘好故事’宣講、交通文化標識凝練四項工程來構建隴原特色交通文化生態,持續以‘八棵樹精神’為引領,推動幹部職工投身交通運輸高品質發展各項任務,為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貢獻更多交通力量。”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軍仁説。
——走向全國
盛夏的北京熱浪翻滾,在鬱鬱蔥蔥的交通運輸部黨校裏,在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而不懈奮鬥的標語下,“大道興隴 勇做先鋒”甘肅交通運輸新時代“八棵樹精神”宣講團點燃夏日激情,於今年6月底和7月中旬在部黨校開展3場宣講,在全國公路系統領導幹部培訓班、交通運輸系統處級幹部進修班、西藏交通運輸系統年輕幹部培訓班,為交通運輸部相關部門、交通運輸部黨校教師代表、全國各省市交通運輸系統領導幹部,共600余人帶來一場場精彩的精神盛宴,在全國交通運輸行業播下“八棵樹精神”的種子,讓其生根發芽,逐漸枝繁葉茂。
兩度走進交通運輸部黨校,是宣講報告走出甘肅、走向全國新的起點,更是宣講報告活動的一次次昇華。面向全國交通運輸系統幹部職工,宣講團慷慨激昂地將甘肅交通勇做“開路先鋒”,砥礪奮進加快“交通強國”建設的不朽成就通過樸實的語言、感人的事跡一一呈現,引起在場幹部職工的強烈共鳴,引發內心的自豪感。
“只因心中有團火,這火是信仰、是忠誠、是激情,是千千萬萬交通人對黨和人民的熱愛,對初心使命的堅守。要從‘兩路’精神和‘八棵樹精神’等交通精神中汲取奮進的力量,把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國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的現實,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部黨校第一副校長、管理幹部學院黨委書記劉鵬飛在主持以及座談期間給予高度評價。
“‘八棵樹精神’既承載著艱苦奮鬥的創業本色,又閃耀著創新求變的時代光芒,更凝結著精益求精的工匠品格和服務民生的赤子情懷,激勵著當代公路人在新時代新征程上不斷鑄就新篇章。”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局長周榮峰表示。
“甘肅交通的‘八棵樹精神’生動展現了公路人紮根一線、踏實肯幹、吃苦耐勞、不畏艱辛、勇挑重擔的精神品質。激勵著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交通強國建設宏偉目標矢志奮鬥、砥礪前行!”山東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玉宏動情地説。
“我將以精神之光指引前行之路,努力為把青藏公路建設成為民族團結之路、西藏文明進步之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而不懈奮鬥。”青藏公路事業發展中心職工秦亞偉表示。
9月5日,在慶陽舉辦的2025第三屆交通運輸文化交流活動上,宣講團作為特邀嘉賓,向來自全國交通運輸系統的幹部職工再次展示了“八棵樹精神”的風采,也讓“八棵樹精神”進一步走向全國,更加深入人心。
——走遍全省
在祁連山腳下風車的吱呀轉動聲中,在黃河奔騰的浪濤聲裏,在隴東田野麥浪翻涌聲間,宣講團成員鏗鏘有力的聲音以磅薄之勢在隴原大地綿延,與現場觀眾不斷引起共鳴,激起奮鬥熱情。這場跨越千里的思想動員,如同播撒在隴原大地的火種,正匯聚成“交通強省”建設的燎原之勢,與全省奏響共建交通強省、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奮鬥的“奏鳴曲”。
“成不成才不要緊,關鍵要成人。”“我們的付出老百姓都記得。”“把平凡崗位站成巍峨路標。”“從一道光照向另一道光。”8月15日,宣講團走進省政府辦公廳,8名宣講員深情的宣講詞深深打動了在場聽眾,並獲得省政府辦公廳黨組成員、副主任韓正賓的高度評價,“宣講團成員從不同角度分享了他們在平凡崗位上的不平凡堅守,這些故事由點及面,串聯成線,描繪出了我省交通事業發展的壯麗畫卷,將‘八棵樹精神’傳遞到了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來自省政府辦公廳、省政府研究室、省大數據中心、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省政府外事辦等單位的481名幹部職工,通過“現場+視頻連線”聆聽宣講,並表達了聆聽感想。“時代在變,但精神永恒,我們應接過前輩們的精神火炬,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耕耘,做一塊堅實的路石,以‘八棵樹精神’汲取奮進力量,在工作中勇挑重擔,以實實在在的工作作風詮釋初心使命。”省政府辦公廳人事處侯倩表示。
時間回溯到今年4月14日,宣講報告活動在“八棵樹精神”起源地嘉峪關拉開帷幕,為期兩個多月的宣講按照河西片區、隴中片區、隴東南片區順序開展,並走進敦煌市、省廳幫扶村,在14個市州宣講17場。各市州參加觀看單位包括市委、市政府各有關部門,駐市州各有關單位,市直交通運輸系統單位等,各市州分管領導、宣傳部負責人到場主持、致辭。
“通過宣講看到了河西的風、隴南的水、定西的山,感受到了新時代交通人心中有夢、眼裏有光、手中有暖,‘八棵樹’已成為隴原交通的一片林、全國交通的一方景,成為新時代交通人根與魂的眷戀、心與路的淬煉、血與火的禮讚。”金昌市副市長宋磊在聆聽宣講報告後説道。
“隴南交通翻天覆地的變化印證著交通人的堅強意志和奮進本色,全市將以此次宣講報告活動為契機,從攻堅克難、開拓創新、服務為民的動人故事中汲取前進動力,努力把隴南打造成甘陜川交界交通物流要地和‘一帶一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節點城市。”隴南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唐進軍表示。
“此次活動開展的恰逢其時、意義重大,嘉峪關市將緊扣交通強國戰略,統籌推進西部綜合物流樞紐、陸港經濟區、現代物流集散中心建設,強化全國骨幹商品流通支點功能,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甘肅實踐。”嘉峪關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石福勝表示。
在張掖,幹部群眾誓言要打造河西走廊綜合交通樞紐,讓絲綢之路黃金段煥發新活力;在天水,建設者們喊出“築路先鋒”的口號,要為隴東南經濟帶鋪設發展快車道;在蘭州,城市規劃者致力繪就“打造西北交通心臟”的藍圖,立志構建“一帶一路”關鍵節點……
“上接天線,下接地線”,為了讓宣講報告活動更進一步深入基層一線,宣講團在完成甘南州連續2場報告後,輾轉臨潭縣新城鎮和王旗鎮,為省交通運輸廳駐兩鎮扶貧幹部、當地鄉鎮幹部職工奉獻了精彩的宣講,為扶貧幹部帶來精神食糧。“交通系統長期以來堅守初心,勇擔使命,幫扶村的每一條道路,每一座橋梁,都凝聚著交通人的心血。宣講員們的故事是激勵我們開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助推産業發展、開展環境整治等各項工作的不竭動力!”新城鎮黨委書記張繼祖表示。
——走進企業
宣講團成員豪情萬丈的聲音在國企辦公樓宇間激蕩迴響,激發著産業工人們的豪情壯志。每場宣講猶如一劑強心針,為國企改革發展注入了強大精神動力。
宣講團走進全省15家企業宣講9場,重點企業包括酒鋼集團、金川公司、白銀集團、甘肅物流集團、甘肅農墾集團、甘肅長城建設集團、中國聯通甘肅分公司及鐵塔公司、省公航旅集團、絲綢之路資訊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領導班子成員到場主持、致辭。
“一代代交通人勇擔使命,從祁連山下到隴東高原,從河西走廊到白龍江畔,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交通大動脈為甘肅經濟騰飛鋪就堅實通途。廣大幹部職工要將‘八棵樹精神’融入企業血脈,以榜樣為炬,以使命為帆,持續夯基培優、攻堅克難,創新實幹、勇毅追趕,為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貢獻力量。”甘肅省長城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康曉雲説。
“物流人和交通人流著相同的血液,甘肅物流集團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廣大幹部職工要用榜樣力量激發幹事創業的奮鬥熱情,進一步深化改革、強化創新、優化結構,大力發展物流産業新質生産力,加快建設國際化現代化智慧化物流企業。”甘肅物流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鐵強表示。
——走進高校
宣講團成員激情澎湃的聲音在高校禮堂久久回蕩,青春的面龐上閃爍著理想的光芒。每場宣講如同精神的春雨,滋潤著青年學子們的心田,在他們心中播撒下投身國家建設的種子。
宣講團走進省內16所高校宣講16場,包括蘭州大學、西北民族大學、西北師範大學、蘭州交通大學、蘭州理工大學、天水師範大學、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隴東學院、河西學院、酒泉職業技術學院、甘肅民族師範學校、武威職業學院、臨夏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甘肅醫學院、省委黨校中青班、嘉峪關開放大學,校領導到場主持、致辭。
“要引導學生強化自覺性,把基礎性工作做到極致,鼓勵青年學生將個人科研方向與交通強國需求相結合,讓逢山開路的精神在實驗室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蘭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專職團幹部魏波説。
“交通人的‘路’與醫學生的‘醫’,本質上都是一條‘為人民鋪就幸福’的路。我們要將這份‘鋪路精神’融入血脈,用日復一日的積累練就過硬本領,在基層醫療一線書寫青春答卷。”甘肅醫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劉凱説。
“我是一名土木工程的學子,交通前輩們在艱苦條件下的堅守與奉獻激勵著我傳承這種精神,努力鑽研專業知識,為交通事業不懈奮鬥。”隴東學院學生王梓旭説。
——走進行業
宣講團成員鏗鏘有力的話語在交通職工內心激蕩。這場宣講恰似春風,拂過甘肅交通人飽經風霜的面龐,在他們厚實的掌心裏重新點燃了築路架橋的豪情,讓全行業更加團結一心,為交通事業的發展注入了不竭動力。
9月10日,宣講報告迎來彙報演出,廳黨組書記、廳長柳鵬到場致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軍仁主持,在家廳領導、省廳機關、所屬事業單位、交通企業幹部職工現場聆聽。2024年10月28日至12月7日,第一輪宣講報告在全省14個市州交通運輸行業企事業單位舉行了23場。
“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幹部,我將深刻領悟、積極踐行‘八棵樹精神’,立足崗位實際,持續在服務保障上下功夫,大力營造勇擔當、善作為的濃厚氛圍,奮力為公路事業高品質發展貢獻力量。”酒泉公路事業發展中心後勤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靳貴升説。
“將把‘八棵樹精神’作為堅持不懈的價值追求,時刻警醒、凈化和鞭策自我,只要做好最平凡的事,那就是對‘八棵樹精神’的最好詮釋。”清嘉收費所團支部書記謝曉燕表示。 初心為炬 使命為舟激蕩“八棵樹精神”時代強音
“‘八棵樹精神’是一代代交通人在自然環境和生活條件極其艱苦的情況下,用勤勞、汗水和智慧,經過長期奮鬥、孕育創造和提煉昇華的寶貴精神和財富。”
“我是‘八棵樹’的孩子,也是新時代的交通人,我深知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走進時一片荒蕪,走出時一片坦途,大霍公路的建設歷程,讓我更加懂得甘肅公路人的堅守和初心……”
……
在宣講主持人省公航旅集團蘭州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分公司張志華的緩緩引述下,7名宣講員依次登臺,或激情澎湃、或娓娓道來、或激情萬丈、或徐徐如歌,宣講員都是來自一線的交通運輸基層職工,通過語言宣講配合背景視頻和音樂,立足自身崗位價值,講述工作中的點點滴滴,抒發為建設交通強國貢獻力量的豪邁壯志,生動體現新時代甘肅交通人弘揚好、傳承好、踐行好“八棵樹精神”的使命擔當與價值追求。
來自省公交建甘肅路橋建設集團的鄭岩,以《我是“八棵樹”的孩子》為題,滿懷深情地講述了老一輩公路人鄭佔乾在20世紀50年代,懷著對公路事業的熱愛和忠誠,在艱苦的戈壁養路護路期間栽種樹苗、栽種希望的過程,以及開闢酒鋼礦區道路省道215線的艱辛歲月,抒發了在前輩的影響下矢志不渝為交通強國建設奉獻力量的志氣。當鄭岩哽咽地講到,“2021年10月21日,爺爺去世了,再也不能聽他講‘八棵樹’的故事了……”時,現場鴉雀無聲,觀眾潸然淚下,深深感悟到交通人在一窮二白的歲月艱辛創業的不易。
省交通投資管理公司王達君,以《迎難鑄就“大霍路”》為題,講述交通項目建設者克服酒泉馬鬃山荒漠人煙稀少、風沙大、缺水、缺砂石料等惡劣環境,不斷推進大霍公路建設的故事,當觀眾看到怪石嶙峋、風沙肆虐、人煙罕至的項目建設環境時,感到無比震撼,被交通人不畏艱險、挺膺擔當的勇氣所深深折服。
七次參加公路應急搶險救災工作的隴南公路事業發展中心王海燕宣講《用生命搶通“生命線”》,講述參加5.12地震、暴洪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期間隴南地區公路搶險救災故事。當這位“鐵娘子”用堅毅的聲音、果敢的姿態講到肆虐的暴洪、咆哮的地震似乎要把大地吞噬,公路人卻毅然選擇“逆行”,用堅挺的身軀捍衛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時,現場觀眾為之動容,充分理解了交通人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崇高理念的鐵血擔當。
“當老鄉們的馬鈴薯、寬粉源源不斷從我管養的路上駛過,我內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獲評2024年“感動甘肅 隴人驕子”的定西公路事業發展中心張偉宣講《只因心中有團“火”》。這位曾經的軍人,如今的養護設備操作機械手,將補坑槽、清塌方、排隱患等細微工作做到極致,將平凡崗位站成巍峨路標,將青春熱血鋪灑在千里通途,他心中那團對工作熱愛的“火”,在“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至高榮譽的鼓勵下越燃越旺。
“以保障有力,讓旅客滿意,您有需要,小紅幫您。”蘭州中川國際機場從事旅客服務部引導問詢工作的王菲菲宣講《小紅幫您 一路相伴》,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的投運架起了新的“空中絲路”通道,“小紅幫您”成員服務旅客的身影穿梭在寬廣、現代、便捷的機場,王菲菲溫暖而熱情的聲音仿佛將觀眾置身於機場服務現場,感受到了甘肅民航打造“小紅幫您”金牌服務的生動場景。
“當災難來臨,當人民需要,不分男女,無關年齡,寒風黑夜、堅守崗位,我們就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甘肅交通人!”省道路運輸事業發展中心劉潔宣講《抗震救災 交通先行》,在12.18積石山地震災害期間,甘肅交通人在極度寒冷的黑夜排危拓寬道路,跨越數百公里拉運活動板房8000多套,暢通災區道路、保障災區群眾生活,交通應急搶險中的一幕幕動人場景,“為什麼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劉潔鏗鏘有力的聲音,直擊觀眾的內心,盪氣迴腸。
中國交通報甘肅記者站馬瓊暉宣講《精神如炬 征程如虹》,面對家庭重大變故卻依舊不忘初心堅守崗位的快遞員宋玉鳳,在8.28烏鞘嶺隧道大巴自燃應急救援中不顧個人安危讓群眾脫離危險的杜煊、劉孝賢等高速救援、路政人員,飽受與家人分別之苦堅守木寨嶺隧道建設一線的陳偉祥,榆中泥石流搶險救災的張開發……一個個平凡故事塑造了甘肅交通人愛崗敬業的群像,成就了甘肅交通翻天覆地的變化。“開路先鋒,強國有我,這是每名交通人的錚錚誓言。”馬瓊暉壯志豪情的聲音猶如集結號,號召全體交通人凝心聚力,讓“八棵樹精神”如火炬一般熠熠生輝,讓保障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征程氣貫長虹。
匠心鑄魂 奉獻鋪路全省凝心聚力成就時代風采
在熱情似火的9月,在一場場雷鳴般的掌聲中,宣講報告活動暫時落下帷幕。這場生動精彩的宣講報告背後,有許多鮮為人知的精心籌備過程中的感人故事。
2024年4月,宣講活動進入籌備階段,省交通文化宣傳教育中心在廳黨組的安排下,通過赴武威調研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先進群體事跡報告宣講活動開展情況,邀請甘肅省朗誦協會、甘肅省電視藝術家協會等專家組織座談,諮詢文學、文化相關領域專家等方式,確定了宣講主題、宣講形式、宣講人員等。
2024年6月,組織宣講員撰寫稿件,邀請專家、學者潤色,反覆打磨和修改完善宣講稿件,反覆修改宣講視頻,一遍遍組織宣講員進行培訓、綵排。
2024年10月28日,宣講報告在全省交通運輸系統企事業單位率先開展,在全省14個省屬公路事業發展中心的組織承辦下順利進行。
2025年4月-6月、8月,在省委宣傳部的關心指導下,在廳黨組的全力安排部署下,宣講正式走出行業,在全省進行巡迴宣講,並走進省政府辦公廳。 2025年6月、7月,在廳領導全力協調下,宣講團兩次走進交通運輸部黨校,宣講3場,正式實現走出甘肅、走向全國的目標。
宣講期間,廳分管領導親自帶隊、協調,省交通文化宣教中心工作人員積極對接各地宣傳部門、交通運輸部門,提前溝通宣講場地、參加人員、宣講流程等事宜;技術保障人員連軸轉調試設備,確保展示零失誤;各地宣傳部、企業、高校統一安排,交通運輸局&&,公路事業發展中心全力配合,部公路局、部黨校大力支援,積極組織保障宣講報告順利開展。上下空前團結,協調保障及時到位,會場組織井然有序,分工合作條理清晰,形成了齊心協力共同辦好宣講報告的強大合力和良好氛圍。
為保障宣講呈現最佳效果,在宣講前及宣講期間,廳分管領導精益求精、一絲不茍,不斷提出對宣講稿件、視頻反覆修改打磨意見。宣講員努力克服工作、身體、生活等方面的困難,第一時間報到,進行數百次的培訓、排練,全身心投入每一場宣講報告,努力以最佳狀態向全省呈現一場場精彩宣講。高強度、高頻次的宣講,雖然帶來精神的高度緊張和身體的極度疲憊,甚至在甘南地區出現高原反應,但觀眾的熱情和工作人員的精心保障消除了不適,增添了宣講員的信心。
宣講報告活動得到社會的高度關注,《中國交通報》在頭條刊登宣講報告活動報道,甘肅電視臺、中國甘肅網、各市州日報跟進報道,各地融媒體中心,機關、高校、企業媒體平臺及時跟進文字消息、圖片合集、短視頻等多形式的宣傳報道,《中國交通報》平臺“交點視頻”直播觀看達到52萬人次,慶陽融媒體中心平臺“掌中慶陽”直播觀看量達到60萬人次,甘肅交通運輸公眾號和微信號,通過文字、圖片、視頻對宣講進行全程跟蹤報道,發表稿件100余篇,現場觀眾不斷欣賞現場展示的宣傳折頁、海報、展板,對宣講報告讚不絕口。
所有人用樸實行動詮釋著“開路先鋒”作為,這些默默付出的身影,共同鑄就了這場震撼人心的精神盛宴,凝心聚力成就了甘肅交通的時代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