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中秋、國慶假期出行服務保障有關情況。據分析預測,8天假期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達23.6億人次,平均每天約2.95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3.2%左右。交通運輸行業將全力加強服務供給、保障出行安全、優化服務設施、提升服務質效,讓公眾出行更便利、更安全、更溫馨。
假期大規模人員流動是對交通運輸行業服務能力和水準的一次檢驗。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李揚在發佈會上介紹,將充分發揮國務院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工作協調機制綜合交通運輸保通保暢工作專班的作用,加強統籌跟蹤調度,強化對重點區域、易擁堵路段的運作監測、分析研判,持續抓好“三十條”硬措施落實,針對“惡劣天氣、繁忙路段擁堵、新能源車充電長時間排隊、遊船客船安全以及13類重大危險源”這五類重大風險加強防範和應對,特別是對重大危險源提級管控,確保公眾出行安全。
交通運輸部始終把安全作為服務公眾假期出行的首要目標,將與氣象部門加強會商研判,做好針對性防範;對於客運包車等重點領域,實施提級管控,壓實企業安全生産主體責任;加強港口、客運站監管力量配備,增配夜遊船值班駕駛員,海事部門將在客流密集的夜遊航線和熱門旅遊航線部署海巡船現場駐守,強化應急響應和安全保障能力。
自駕仍是公眾出行的主要方式,中秋、國慶假期小型客車免收通行費時段為10月1日0時至8日24時。8天假期,預計自駕出行將達到18.7億人次,佔出行總量的八成左右。高峰時段,高速公路日均車流量可能會突破7000萬輛次,其中新能源車有可能會達到1400萬輛次。交通運輸行業將針對高速公路擁堵、新能源車充電長時間排隊等問題,“一段一策”做好公路疏堵保暢,“一區一策”提升服務區充電服務保障能力。
鐵路、民航領域也將統籌運力資源增加供給,努力讓公眾走得了、行得好。預計“雙節”期間,全國鐵路旅客發送人數將超過2.19億人次,創歷史新高,日均計劃開行旅客列車約1.3萬列,平均每天發送旅客1825萬人次;民航市場旅客運輸量將達到1920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3.6%,全國日均計劃執行航班1.89萬班,民航局將督促航空公司、機場加強運作協同決策,著力提高航班正常水準,降低惡劣天氣對旅客出行的影響。
發佈會上,李揚同國家鐵路局副局長吳德金、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廖進榮、中國民用航空局總飛行師熊傑就加快建設交通強國、貨車司機權益保障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