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灣畔海風陣陣,一批山東青島啤酒搭乘SC4781航班從青島膠東國際機場發往福建廈門。機場各單位以高效物流體系保障貨物從出廠到登機無縫銜接,依託空運資源與流程再造,青啤原漿跨省“當日達”,運輸時間大幅壓縮,南方食客也可嘗鮮山東青啤。
物流是實體經濟的“筋絡”。去年以來,青島深入貫徹落實《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行動計劃》,系統推進運輸結構優化、樞紐功能強化與多式聯運發展,加快打造交通強國山東示範區青島先行區。
四港聯動建強國際樞紐
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廠港直通+海鐵聯運”模式讓出口汽車零部件從鐵路直裝遠洋貨輪,發往德國漢堡港,全程用時較傳統模式縮短近3天。
“過去貨物從河南鄭州圃田工廠到青島港出口,要經過工廠倉儲、公路轉運、港口堆存3個關鍵環節,全程至少6天,還常因銜接不暢錯過船期。”青島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海鐵聯運中心業務部經理代學超表示,現在通過“陸海通·鐵運達”平臺,打通了9個物流節點,實現“一單制”全程調度,每標箱節約成本600余元,全年為客戶降低成本超百萬元,打造了一條對接海外市場的核心物流通道。
青島充分發揮海陸空“四港聯動”優勢,持續強化國際樞紐功能。今年前三季度,青島港完成貨物吞吐量5.6億噸、集裝箱吞吐量2485萬標箱,均居全國第4位;海鐵聯運量達219萬標箱,繼續領跑全國;開行中歐班列962列,同比增長14.1%,為海爾、海信等企業提供定制化服務。
空中樞紐建設取得新突破。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新開至泰國曼谷全貨機航線,日韓貨運航班加密至每週27班,完成首爾經青島至澳大利亞雪梨的國際轉國際空空轉机業務,實現全省國際貨物轉運“零”的突破。
創新場景加速落地。青島地鐵推出“地空聯運”新模式,快遞經地鐵8號線直達膠東機場,運輸時間較傳統公路運輸縮短55%以上;北方首條常態化海島低空物流航線開通,實現積米崖至靈山島“10分鐘即達”。
青島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路玉軍表示:“將聚焦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加快打造上合多式聯運國家級試點、多式聯運‘一單制’省級試點,推動物流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更好助推經濟社會發展。”
科技創新驅動全鏈條智慧化綠色化
黃海之濱,青島港自動化碼頭應用的全國産系統實現了橋吊自動抓箱、無人車精準運輸,作業效率達每小時62.62自然箱,第13次刷新世界紀錄。“這套系統每一個螺絲釘都是國産,實現了2.8萬個配件逐個國産替代,從80%依賴進口到100%自主可控。”青島港工程師自豪地説。錨定智慧化、綠色化發展,青島物流業正以科技創新為引擎,驅動全鏈條向智慧化、綠色化轉型升級。“雲港通”平臺打造的散貨智慧查驗功能,30分鐘即可完成散貨查驗手續辦理,節省企業90%時間;基於GSBN(全球航運商業網路)區塊鏈的集裝箱進口無紙化放貨模式,平均每個集裝箱可節省提貨時間近24小時。
在青島自貿片區,海豐航運智慧倉儲基地項目已竣工驗收,作為多船公司共用的智慧化立體堆場,其效能是傳統堆場的2.5倍,未來這裡將成為綠色立體式無人智慧集裝箱轉机中心。
近年來,作為國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一帶一路”節點支點城市以及沿黃流域重要的出海口,青島在現代物流産業發展方面持續發力,出臺《青島市現代物流産業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落地上合示範區多式聯運綜合服務能力提升建設試點等20余個國家級、省級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任務。
面向“十五五”期,青島正高品質開展現代物流發展規劃編制。從青啤原漿的高效送達,到無人碼頭的智慧革命,青島正以強韌的物流動脈激活城市經濟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