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受中國“春節”較往年提前帶動,中國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多數航線運輸需求維持在高位,艙位緊張。航商在主幹航線上連續推漲運價,市場運價走出一波翹尾行情。12月,上海航運交易所發佈的中國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平均值為841.46點,較上月平均上漲3.2%;反映即期市場的上海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平均值為881.16點,較上月平均上漲8.9%。
1、船舶租金升勢遇阻
2019年11月,集裝箱運輸市場相對穩定,但受IMO2020對於市場的影響陸續顯現,租船方觀望態勢加重,租船需求趨於平淡,船舶租金水準連續上升勢頭遇阻,各船型租金走勢分化。據克拉克森統計,在12種船型的14個日租金價格中,6個上漲,6個下跌,2個持平。其中漲幅最高為2000TEU船型,日租金上漲6.4%,跌幅最高為6800TEU船型,日租金下跌2.9%。
2、歐地運價持續攀高
歐地航線,在經歷了短暫聖誕高峰後的低谷期後,傳統“春節”前出運高峰帶動運輸需求快速回升。同時,航商方面持續的運力控制措施也對市場基本面走強起到了加速作用。上海港周平均艙位利用率由上月末的九成左右快速上升至接近滿載水準。自航商月初起徵收新低硫附加費開始,即期市場運價于月內始終保持攀升走勢。至月末,歐洲、地中海航線即期市場運價分別較上月末上漲34.1%、60.5%,並分別創2017年1月和2016年7月以來新高。12月,中國出口至歐洲、地中海航線運價指數平均值分別為1000.35點、1042.83點,較上月平均分別上漲6.6%、2.7%。
3、北美市場運價波動
北美航線,雖然市場處於傳統運輸旺季,但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總體需求弱于歷年同期。同時因市場仍在等待中美貿易磋商結果以及相應的執行細則,進一步影響運輸需求表現。雖然市場仍有相當力度的運力停航計劃,但往年同期艙位緊張狀況卻未顯現。上海港周平均艙位利用率約在90%~95%之間波動。受運力仍有一定富餘影響,航商于月初執行的運價推漲計劃未能獲得市場接受,漲後運價逐步回落。12月,中國出口至美西、美東航線運價指數平均值分別為689.82點、882.27點,分別較上月平均上漲0.2%、0.1%。
4、澳新航線止跌回升
澳新航線,隨著市場步入運輸淡季,運力過剩情況略有加重。月初,上海港船舶周平均艙位利用率僅在8成左右。即期市場運價延續11月以來下跌走勢繼續回落。直至下旬,在“春節”前高峰貨源帶動下,運輸需求表現才有所好轉,即期市場運價企穩。月末,多數航商開始執行新一輪運價上漲計劃,市場運價反彈明顯。12月,中國出口至澳新航線運價指數平均值為803.94點,較上月平均下跌4.6%。
5、南美市場穩步走高
南美航線,傳統旺季期間,市場運輸需求保持在高位。上海港船舶周平均艙位利用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由於艙位緊張,航商于月內進行了數輪運價推漲並均獲得不同程度成功,月末即期市場運價較上月末大幅上升34.1%。12月,中國出口至南美航線運價指數平均值為651.16點,較上月平均下跌2.3%。
6、日本航線基本穩定
日本航線,市場供需關係穩定,市場運價保持平穩。12月,中國出口至日本航線運價指數平均值為731.01點,較上月微升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