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3日,交通運輸部正式印發了《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環境保護“十二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環保規劃》)。《環保規劃》作為《交通運輸 “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建設綠色交通運輸體系目標為引領,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先導,以交通運輸行業加快調整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為契機,包含了行業污染治理、生態保護、資源節約和集約利用、行業環境保護管理體系的完善、行業環保科技支撐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內容,體現了交通運輸業發展的時代要求,是指導“十二五”時期交通運輸綠色發展的重要綱領性文件。
《環保規劃》的總體內容框架
《環保規劃》是交通運輸行業首次編制的環境保護專項規劃,標誌著我國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環境保護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戰略高度。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概述了“十一五”期間公路水路交通環保的主要成績和目前存在的問題;第二章分析了我國交通環保發展的形式和要求;第三章明確了規劃指導思想、目標、原則和主要發展重點;第四章確定了“十二五”期間交通環保重點實施的七項重大任務;第五章提出保障規劃目標實現的措施和建議。
交通環保目前取得的成績
“十一五”期間,公路水路交通運輸行業在污染控制、生態保護與建設、污染事故應急處置及環保監管能力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初步適應了國家環境保護政策的要求,有力支援了行業的快速、可持續發展。
在交通運輸規劃領域,環保理念在規劃階段得到體現,港口、公路等交通規劃中都設置了專門的環保篇章;規劃環評和環保專項規劃逐步開展,部分省份組織開展了公路水路交通環保專項規劃編制。
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環保“三同時”制度得到全面貫徹,行業污染治理能力得到明顯提升;生態保護力度日益加強,逐步探索形成了科學合理的生態保護理念;自然資源利用集約化趨勢明顯,路網建設等級不斷提升,碼頭建設向規模化、集約化和專業化發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日趨規範,行業建設項目環評執行率、環評和竣工環保驗收通過率都基本達到100%。
在客貨運輸領域,污染治理成效初顯,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污染應急防範能力明顯增強,水上溢油應急處置能力也有大幅度提升。
在行業環境保護管理能力方面,行業環境保護管理體系初步形成,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逐步建立了行業環境保護管理機構,初步明確了環境保護的管理職責;行業環境保護法規體系初步建立;行業環保統計全面啟動;行業環境監測工作逐步開展,至2009年全國共建成18個行業環境監測站。
在行業環保科技支撐方面,環保科研條件得到一定改善,建設了一批行業環保實驗室;在公路生態環境保護、資源集約利用、節能減排、船舶污染防治及溢油應急處置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十二五”期交通環保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在取得一系列成績的同時,我國公路水路交通環保發展還面臨著一些突出的困難和問題,主要體現在:一是行業環境保護管理體系尚不健全,行業環保監督和執行力度不強;二是行業環保監管手段缺乏,環境監測、環保統計、環境監理等方面都較為薄弱;三是行業環保科研的基礎性研究不足,資源迴圈利用、應對氣候變化、生態修復等新興領域研究開展較少;四是行業污染總體治理能力不足,對污染治理設施運作效果的監管尚需加強;五是行業生態保護和生態建設總體水準依然薄弱,生態保護和修復措施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也有待提高;六是廢棄物再利用程度總體較低,行業推進迴圈經濟發展的模式有待進一步探索。
“十二五”期間,我國交通運輸業將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建設現代交通運輸業,著力體現“轉型發展、快速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的主題,全面進入結構優化、網路銜接和運輸一體化的集約發展新階段。公路水路交通發展在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準提高帶來的運輸需求增長的同時,還面臨逐步加大的資源環境剛性約束,需要進一步集約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綠色發展”。
具體挑戰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國家環境污染治理將從當前的污染物總量控制轉向總量控制與環境品質改善並重,對污染排放的控制將更為嚴格,交通運輸行業的污染治理面臨著國家的更高要求。
第二,基礎設施建設任務依然繁重,要求加大生態保護力度。高等級公路建設向中西部地區和建設條件較為惡劣的山區推進,天然河流的大規模航道建設和梯級開發,新興港區的建設等,都需要特別關注生態保護問題。
第三,節能減排壓力日益增加,要求加快低碳交通體系建設, 把低碳發展的理念落實到交通建設和運輸的各個環節中,儘快建成以低碳排放為特徵的交通體系。
第四,基礎設施建設和養護規模迅速擴大,要求進一步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迴圈經濟發展。
第五,行業發展實現綠色轉型,要求完善行業環境保護管理體系,全面強化行業環境保護管理,提高環境保護管理在行業中的覆蓋廣度和執行力度。
“十二五”期交通環保發展的核心思想
“十二五”期交通環保發展的核心思想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以建設綠色交通運輸體系目標為引領,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先導,以交通運輸行業加快調整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為契機,以體制機制和科技創新為支撐,著力加強行業環境污染防治,積極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提升行業環境保護監管水準,不斷完善行業環境保護法規和標準,努力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現代交通運輸業。
“十二五”期交通運輸環境保護的發展目標
“十二五”交通環保的發展目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交通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顯著下降。到“十二五”末,營運車輛單位運輸週轉量的碳排放量比2005年降低11%,營運船舶單位運輸週轉量的碳排放量比2005年降低16%;化學需氧量(COD)、總懸浮顆粒物(TSP)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比“十一五”末降低20%。
二是交通資源集約利用和生態保護取得實質性突破,行業自然資源利用效率明顯提升。
三是交通污染事故應急處置能力進一步提升,建成覆蓋全國沿海和主要內河水域的船舶溢油及危化品泄漏應急設備物資儲備體系。
四是交通行業環境保護管理體系基本健全。
五是交通環保科技支撐能力顯著增強。
“十二五”期交通運輸環境保護的發展重點
根據發展目標,規劃提出了六大發展重點:
一是進一步控制污染。採用源頭控制和末端治理並重的手段,進一步控制交通運輸污染。
二是強化生態保護與建設。堅持“生態保護與修復並重”理念,加強工程建設中的生態保護,實施重大工程生態修復措施。
三是注重資源節約和集約利用。根據迴圈經濟“減量化,再利用,再迴圈”的原則,提高基礎設施建設的資源利用效率,積極推進資源迴圈利用。
四是加強污染事故應急能力建設。重點針對公路水路運輸危險化學品泄漏、水上溢油等污染事故,加強預警監控、應急組織指揮、應急處置等方面的能力建設。
五是完善行業環境保護管理體系。制訂和完善交通環保相關政策、法規和標準,進一步理順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環境保護管理機構設置,逐步試點開展重大戰略環境影響評價和項目環保後評估等。
六是提升行業環保科技支撐能力。組織交通運輸環保基礎前沿性課題研究以及重大關鍵技術的開發和示範,加大環保科研成果的推廣力度,進一步改善行業環保科研的條件等。
“十二五”期交通環保的七項主要任務
為實現“十二五”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環保發展目標,重點推進交通運輸環境保護工作,規劃中提出七項主要任務。
一是行業環保法規和標準體系建設。對行業現有環保法規和標準規範進行系統梳理,重點對不適應新形勢環保要求的法規進行修訂和完善,並研究制訂一批當前公路水路交通環保發展迫切需要的法規、政策、標準和規範,初步建立起較為完善的交通環保法規和標準體系。
二是行業環保監管體系建設。重點集中在行業環境監測網路和統計平臺建設兩個方面。行業環境監測網路建設將研究提出交通環境監測網路的總體佈局,建設交通運輸部環境數據中心和省級交通運輸環境監測中心站,試點推廣船舶污染物線上監測系統。行業環保統計平臺建設將建設部省兩級交通運輸環保統計資訊平臺,建立標準統一的行業環保統計數據庫和網路傳輸系統,開發統計數據分析系統。
三是行業環保科研體系建設。重點開展資源迴圈利用、節能減排、生態保護、新能源利用等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研究,資助環境政策和管理、環境空間資訊、低碳交通、資源迴圈利用、生態基礎研究等領域的實驗室建設,推進科研人才培養,在資源迴圈利用、節能減排、生態建設和修復、新能源利用等領域造就一批專業水準高、創新能力強的人才隊伍。
四是行業低碳技術應用和推廣。通過政策引導與資金補貼,積極推廣低碳理念與技術,重點在公交車新能源改造、公路服務設施升級改造、港口節能改造、公路隧道清潔能源利用、公路溫拌瀝青技術等方面開展試點和推廣工程。
五是公路生態保護和污染治理。重點建設內容包括生態型公路工程推廣、公路生態修復試點、施工期公路污染治理、公路服務區污染治理、營運期公路噪聲治理等。
六是水路生態保護和污染治理。重點建設內容包括生態型港口工程示範、港口生態修復試點、內河航道生態修復試點、施工期港口航道污染治理、營運期港口污水處理與回用設施建設、內河船舶廢棄物收集處理設施建設、船舶生活污水接收處理設施建設、港口散貨粉塵治理。
七是廢棄物迴圈利用。開展交通廢棄物迴圈利用工程,主要包括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期的棄渣、疏浚土、建築垃圾、廢舊瀝青和廢水迴圈利用以及營運期養護材料、服務區污水和垃圾等的迴圈利用。
“十二五”期交通環保的資金支援
目前,部黨組已經決定在“十二五”車購稅中安排資金用於環境保護試點專項建設,以支援“十二五”交通運輸環境保護的發展和建設。此外,交通運輸部也將進一步研究和制訂有關政策,支援和鼓勵各級部門積極籌集和落實交通運輸環境保護建設資金,加大交通環保科研資金投入,確保交通環保設施運作維護資金和環保管理工作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