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策解讀 > 城市公共汽電車駕駛區防護隔離設施標準解讀

城市公共汽電車駕駛區安全隔離設施標準解讀

來源:科技司    2019-02-20 09:28:00

  近日,交通運輸部發佈了行業標準《城市公共汽電車車輛專用安全設施技術要求》(JT/T 1240—2019),其中具體規定了城市公共汽電車駕駛區防護隔離設施的技術要求。該標准將于2019年3月1日正式實施。
  一、編制背景
  城市公共汽電車點多、線長、面廣,客流量大,安全風險高。近年來,全國各地發生多起乘客侵擾駕駛員行為造成的不安全事件,引起社會高度關注。尤其是重慶萬州“10.28”城市公交車墜江事件,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産生了惡劣的社會影響。為進一步加強城市公共汽車和電車運作安全保障工作,部組織全國城市客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多次召開不同層次、不同範圍的座談會,廣泛徵求各方意見,邀請行政管理部門、專家學者、運營企業、製造廠商及協會組織等進行了反覆論證,進一步規範和細化城市公共汽電車駕駛員隔離設施的技術要求。2019年1月29日,該標準獲批准發佈。
  二、標準適用範圍及定位
  本標準適用於新投入運營市場的城市公共汽電車的管理。本標準是管理標準,提出底線要求,具體産品需要結合車況由生産廠傢具體設計。
  本標準通過規範駕駛區防護隔離設施技術要求,提高物防技術水準,保護駕駛員不受不法乘客直接攻擊,不法乘客不能直接接觸方向盤。除了加強物防之外,保障城市公共汽電車駕駛員免受侵擾,需要提升乘客安全意識、加強駕駛員法律法規保障、提升駕駛員應急處置能力等綜合施策。
  三、標準主要內容
  (一)設施構成。
  標準規定城市公共汽電車駕駛區防護隔離設施一般由後圍、側圍等組成,側圍應設施護圍門。
  (二)設置原則。
  標準規定城市公共汽電車駕駛區防護隔離設施設置的主要原則有:不應影響駕駛員安全視線,不應影響乘客及駕駛員的應急撤離;不應影響駕駛員的駕駛操作和座椅調節;不應影響駕駛員觀測右側前乘客門區域及後視鏡、刷卡機、投幣機等;應有效防止乘客與駕駛員直接肢體接觸,防止乘客搶奪方向盤;應滿足結構強度設計要求。護圍門玻璃材料應使用符合GB 9656規定的安全玻璃。
  (三)設置形式。
  1.標準對發動機後置公共汽電車和新能源公共汽電車的防護隔離設施規定了以下要求:防護隔離設施後圍上部空隙高度不大於300mm,側圍上沿最低點距乘客區通道地板高度不小于1600mm,側圍前端應在駕駛員遇乘客威脅、襲擊或搶奪方向盤等事件時起到防護作用;防護隔離設施護圍門開啟方向應向外打開,門軸宜設在駕駛員後側。護圍門內側應有鎖止裝置,駕駛員突遇身體不適等緊急情況應能從外部打開。
  標準規定採用不完全封閉的形式,主要基於以下考慮:一是側圍前端不與前擋風玻璃連接,對安全行車視線影響較小;二是駕駛員突遇身體不適等緊急情況方便實施救助;三是方便駕駛員面對面與乘客溝通,以便做好駕駛員職責範圍內的服務工作;四是駕駛員心理壓抑感、封閉感和牢籠感較小,工作環境更舒適;五是經濟成本較低。
  標準規定“側圍上沿最低點距乘客區通道地板高度不小于1600mm”的要求,主要依據《中國成年人人體尺寸》(GB/T 10000-1988),當前中國95%的18-60歲成年人,肩部高度小于等於1455mm。考慮到人體抬起手臂,胳膊肘部高度略高於肩部,因此護圍門的上沿最低點距乘客區通道地板高度的最低值選取了數值1600mm,基本能夠保護駕駛員受到乘客直接攻擊,並防止乘客接觸方向盤。數值設置也考慮到駕駛員的服務性質,便於坐在駕駛位置上與乘客溝通。
  2.標準對發動機前置公共汽電車,規定應結合車長、發動機佈置形式等條件,設置防護隔離設施護圍門或護欄。
  3.標準對所有設有乘客站立區的公共汽電車,設置駕駛員防護隔離設施,均要求通過標準中規定的測量裝置檢驗,即設置在乘客站立區域的測量裝置的活動臂無法碰到駕駛員身體任何部位和轉向盤。
  (四)警示標識。標準規定防護隔離設施後圍或其他醒目位置上應設置“影響公交車司機安全駕駛涉嫌違法犯罪”等標識,標識位置不應影響駕駛員工作視野。宜利用車載媒體播放視頻、語音等方式,提醒乘客遵守規則、文明乘車。
  本標準可在交通運輸部政府網站上全文查詢閱讀及下載。

政府資訊公開